《李白出生蜀中论文集》序
杨世明
在六十多年前我读小学的时候,由于老师教我们背诵叫《静夜思》、《早发白帝城》的诗,开始知道了李白。从那以后,我不仅喜爱李白的诗,而且深深地爱上了中国古典文学,以致最终走上从事中国古典文学教学的道路。
1979年,我初次来江油,为函授生讲授《离骚》、《史记》,主人特意安排,送我和几位老师到清廉乡瞻仰陇西院、太白祠、衣冠冢,并游览了粉竹楼、磨针溪、蛮婆渡。李白故居陇西院位于盘江边的天宝山上,时惟盛夏,阳光灿烂,盘江水势浩浩,周围稻田一碧,芳草如茵,凉风习习,虫声唧唧,我站在树荫下,兴感无限,不觉发思古之幽情,赞叹道:“一片天籁!真不愧是诗人的家乡,到处令人感受到诗仙的精魂犹在!”当时印象深刻,至今历历在目。
转瞬间又过去二十来年,2001年9月,时值李白诞生1300周年,绵阳、江油两级政府举行盛大的李白文化节,我应邀与会。会议规模宏伟,气氛热烈,仪式隆重,我有幸再次去清廉乡拜谒诗人的故居,观赏新建的碑林,心情颇为激动,深感憔悴一生的诗人,终于得到了应有的褒奖,他的灵魂该已得到了安慰。后来我写了一首《谒太白祠》诗,记录我当时的认识和心情:
诗城江油市,在唐为昌明。巴西一小邑,赫然耀文星。
客李惊姜夕,天降谪仙人。名白字太白,世谓太白精。
少小通诸子,匡山穷经纶。十五习剑术,作赋凌长卿。
仗剑辞乡国,有志在和羹。结交皆隽杰,四海振英声。
遍题佳山水,一一尽垂名。天子慕绮皓,延徵赴咸秦。
惜哉谗巧妒,功业竟不成!自兹高蹈去,王侯等轻尘。
斗酒诗百篇,惊风泣鬼神。才名倾老杜,豪气亘乾坤。
一夕醉捉月,升天犹骑鲸。我昔来江油,诗仙萦我心。
趋走天宝阪,拜倒陇西门。我谓公未死,千古留精魂。
诗篇长不朽,世世为国珍。心香供一瓣,吟罢一沾襟!
2006年4月,江油“李白园”落成,“李白研究中心”也将成立挂牌,我又应邀参加李白故居开园大典,并在讨论会上作了简短的发言。
亲莅江油之后,特别是二十一世纪参加江油两次会议后,我读到了很多关于李白研究的新论著,果实累累,其中有一些是探讨李白的出生问题的。
就我所知,李白是蜀人,出生于唐代的昌明(后改彰明)。关于他的出生,最可靠的文献依据是他的至交好友的叙述。其族叔李阳冰为其集作序说他先世“蝉联圭组,世为显著,中叶非罪,谪居条支,易姓与名……神龙之始,逃归于蜀,复指李树而生伯阳。惊姜之夕,长庚入梦,故生而名白,以太白字之。”明言李白生于归蜀之后。挚友魏颢为其集作序亦曰:“蜀之人无闻则已,闻则杰出……身既生蜀,则江山英秀”。这以后的刘全白为作碣记径曰:“君名白,广汉人。”范传正作的新墓碑基本祖述李序,亦谓太白生于其父逋蜀之后,并无异说。但太白生年一般认定为则天长安元年(公元701),如其父神龙逃归,则白来蜀时已五岁,是不生于蜀也。两说抵牾,必有一误。我认为,这些叙述应该都源于李白的自述,李白对于自己的生地,关系重大,又属初度,必然知之确而详,而对上世的迁徙,时过境迁,则所知难免疏而昧。李阳冰、魏颢既受讬作序,于李白出生事自当谨守所嘱,岂敢改易?故我们宁信神龙有误,而对李白出生于蜀之说则不宜轻易否定。历代多目李白为蜀人,其有以也夫!
记得60年代初关于李白的身世,一般谓祖籍陇西成纪,出生彰明。如复旦大学的《李白诗选》在前言的注中,引李阳冰序,说:“是白生当在归蜀之后。然神龙之初,李白已五岁,疑神龙或为神功之讹。”这是沿袭王琦的说法,是颇为慎重的。1971年,郭老《李白与杜甫》一书出,选择碎叶一说,此后教材里面基本上都采用郭老的说法,称李白出生于中亚之碎叶。郭老在文革中也属于受害者,但表面上他还是大权威,所以学术界虽然各有看法,却皆噤若寒蝉。
改革开放揭开时代的新篇章,不仅解放了生产力,发展了经济,而且也打破了此前盘踞人们头脑中的左的桎梏,学术空气活跃起来了。关于李白的出生,学者们不再拘守郭老一家之言,而是百家争鸣,言所欲言,特别是李白出生蜀中的观点,出现了一些很有说服力的文章。这本《李白出生蜀中论文集》就是其中之一。
郭老是我的乡先辈,我家峨嵋,他家乐山,两者相隔一山。我年轻时就很敬佩他,几乎读完了他的全部著作,把他当成一个传奇人物。他晚年在政治压力下写了一些违心之作,对于像我这样的参加过文化大革命的人来说,也都可以理解。但他考证李白生于碎叶之说,显然偏颇,因为他既引用李阳冰那段文字,却完全置“逃归于蜀,复指李树而生伯阳”一语而不顾,把李白嘱言自己生于蜀的事实置若罔闻,这样立论,太过主观片面,真有点“英雄欺人”了。我认为李白应该是出生于蜀的。我在撰写《巴蜀文學史》时说他是“绵州彰明(今江油)人。”还说“关于他的生卒年及出生地,颇多异说,由于文献所限,看来短期内很难取得一致结论。……不过上述问题不会改变一个基本事实,即:不论怎样,李白在蜀中生活了二十多年,而且这二十多年正是他的生长期,他的“文化基因”可说完全接受于蜀,而其气质性格亦形成于蜀,因而,我们说他是蜀人,按照通例,似可无须争辩。”
李渔说:“文章者,天下之公器,非我之所能私;是非者,天下之定评,岂人之所能倒?”(《闲情偶记·结构第一》)学术亦如此,为天下公器,非个人所得而私,故俗谓“是非自有公论”。李白的生地,当会继续深入讨论,“不塞不流,不止不行”,只要坚持实事求是,无徵不信,真相总是会愈来愈清晰的。
李白是我国盛唐时代最伟大的诗人。他与杜甫,是诗国天空中最灿烂的两颗明星。他的《李翰林集》和杜甫的《杜工部集》留下的二千多首诗,是唐诗里面最闪光的珍品,百代不朽。他们一个出蜀,一个入蜀,沾溉后世,遗爱永存,巴蜀人民忘不了他们。
近年来,绵阳市和江油市为了弘扬李白文化精神,继承李白诗歌艺术,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,使李白故里建设得越来越好,李白研究工作也成果斐然,引人瞩目。现在这本《李白出生蜀中论文集》即将出版,就充分展示了学术界研究李白的热忱和实力,也说明诗仙魅力长存,令人欣喜。书将付梓,编者赐我先睹,并嘱为序。披览大作,分别从各个方面,各个角度,各种材料,分析论证李白出生于蜀,有理有据,言之凿凿,令人信服,的确大有收获。然自念学殖浅薄,向乏卓识,尤拙议论,“作序”之嘱,无异“褚小怀大,绠短汲深”,实难置喙。今辞不获命,爰叙个人与诗仙李白、诗乡江油之因缘如是,以为开卷引玉之砖云尔。时为公元2009年4月9日也。